返回
21
个人比杆赛和比洞赛的其他赛制
跳转到部分
官方规则
21.1
定分式比赛
21.1a
定分式比赛概述
21.1b
定分式比赛的记分
21.1c
定分式比赛的处罚
21.1d
定分式比赛中规则11.2的例外
21.1e
定分式比赛中一轮比赛结束的时间
21.2
封顶赛
21.2a
封顶赛概述
21.2b
封顶赛的计分
21.2c
封顶赛的处罚
21.2d
封顶赛中规则11.2的例外
21.2e
封顶赛中一轮比赛结束的时间
21.3
标准杆/波基比赛
21.3a
标准杆/波基比赛概述
21.3b
标准杆/波基比赛的记分
21.3c
标准杆/波基比赛的处罚
21.3d
标准杆/波基比赛中规则11.2的例外
21.3e
标准杆/波基比赛中一轮比赛结束的时间
21.4
三球比洞赛
21.4a
三球比洞赛概述
21.4b
不按顺序打球
21.4c
一名对手拿起或移动了球或球标
21.5
其他赛制
规则 20
规则 22
打印此部分
21
个人比杆赛和比洞赛的其他赛制
目的:
规则21阐述了另外四种个人比赛赛制,包括以下三种记分方式与常规比杆赛不同的比杆赛赛制: 定分式比赛(按各洞得分计算成绩)、封顶赛(为各洞的杆数设定了最高限)和标准杆/波基比赛(按比洞赛的方式逐洞记分)。
21
个人比杆赛和比洞赛的其他赛制
21.1
定分式比赛
21.1a
定分式比赛概述
定分式比赛
是一种
比杆赛
赛制,在此赛制中:
一名球员或一
方
在一个洞的成绩按照分数计算,该分数通过比较球员或一
方
在该洞的杆数(包括
击球
次数和罚杆)和
委员会
为该洞所设定的固定目标杆数而得出。
用最多的分数完成所有
轮
次的球员或一
方
在该比赛中获胜。
按照本规则进行调整后,规则1-20中关于
比杆赛
的规则亦适用于定分式比赛。规则21.1的制定是为了用于:
无差点比赛,但也可以调整后用于差点比赛;
个人赛,但按照
规则22
(
四人二球赛
)和
规则23
(
四球赛
)调整后,也可以用于涉及
伙伴
的比赛。按照
规则24
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团体赛。
21.1b
定分式比赛的记分
(1)
得分方式
。在各个球洞,通过比较球员的杆数和该洞的固定目标杆数决定得分。除非
委员会
另行设定,否则这个固定的目标杆数就是标准杆。
完成一个洞的杆数
得分
较固定的目标杆数多1杆以上或者未提交成绩
0
较固定的目标杆数多1杆
1
与固定的目标杆数相同
2
较固定的目标杆数少1杆
3
较固定的目标杆数少2杆
4
较固定的目标杆数少3杆
5
较固定的目标杆数少4杆
6
无论何种原因,只要球员没有按照规则击球
进洞
,在该洞都只能得到零分。
为帮助加快打球速度,当球员在某洞的杆数只能得零分时,规则提倡他停止该洞的比赛。
当球员已击球
进洞
,选择不击球进洞,或当其杆数只能得到零分时,他在该洞的比赛即已完成。
(2)
各洞的成绩记录
。为了符合
规则3.3b
在
记分卡
上记录各洞成绩的规定:
如果一洞以击球进洞的方式完成
:
当杆数可以得分时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实际杆数。
当杆数得零分时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以下二者之一:(1)没有记录成绩;(2)任何对应得分为零分的杆数。
如果没有击球进洞即完成一洞的比赛
。如果球员没有按照规则击球
进洞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以下二者之一:(1) 没有记录成绩;(2) 任何对应得分为零分的杆数。
委员会
负责计算球员在各洞的得分。在差点比赛中,委员会还要负责在计算每洞得分之前对所记录的成绩运用差点杆数。
参见委员会的工作程序,
第5A(5)部分
(竞赛规程可以提倡但不要求球员在
记分卡
上记录各洞的得分)。
图示21.1b:无差点定分式比赛的计分
21.1c
定分式比赛的处罚
所有
比杆赛
中的处罚均适用于
定分式比赛
。
但是
,违反以下五条规则之一后,球员不会被取消资格,
其在违规发生之洞的得分为
零
:
未按
规则3.3c
击球
进洞
;
开始一洞比赛时,在
发球区
以外击球且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6.1b(2)
);
打
错球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6.3c
);
在
错误的地方
击球并构成
严重违规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14.7b
);
用错误的顺序
击球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22.3
)。
如果球员违反了其他处罚为取消资格的规则,他要被
取消资格
。
执行完任何罚杆后,球员在一洞的
得分不会低于零分。
21.1d
定分式比赛中规则11.2的例外
规则11.2
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如果球员的运动中球需要
进洞
才会在该洞得到1分,而任何人在该球已经基本不可能
进洞
时故意变向或停止了这个球,这个人不受处罚,球员在该洞的得分为零。
21.1e
定分式比赛中一轮比赛结束的时间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后,球员的一
轮
比赛结束:
球员在其最后一洞击球
进洞
(包括按照
规则6.1
或
14.7b
等纠正错误);
球员选择不在最后一洞击球
进洞
,或已经无法在该洞得分。
21.2
封顶赛
21.2a
封顶赛概述
封顶赛
是一种
比杆赛
赛制,
委员会
为球员或一
方
在一洞的成绩设定了杆数的最高限(封顶杆数),例如两倍标准杆、某个固定杆数或净杆双波基等。
按照本规则进行调整后,规则1-20中关于
比杆赛
的规则亦适用于封顶赛。
规则21.2
的制定是为了用于:
无差点比赛,但也可以调整后用于差点比赛;
个人赛,但按照
规则22
(
四人二球赛
)和
规则23
(
四球赛
)进行调整后,也可以用于涉及
伙伴
的比赛。按照
规则24
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团体赛。
21.2b
封顶赛的计分
(1)
球员在一洞的成绩
。球员在一洞的成绩以其在这个洞所打的杆数(包括
击球
次数和罚杆)为基础。
但是
,当其实际所打的杆数超过了封顶杆数后,将按照该封顶杆数计算成绩。
无论何种原因,没有按照规则击球
进洞
的球员都按照该封顶杆数计算这个洞的成绩。
为帮助加快打球速度,规则提倡球员在其一洞成绩已达到封顶杆数时,停止这个洞的比赛。
当球员已击球
进洞
,选择不击球进洞,或当其杆数已达封顶杆数时,该洞的比赛即已完成。
(2)
各洞的成绩记录
。为了符合
规则3.3b
在
记分卡
上记录各洞成绩的规定:
如果一洞以击球进洞的方式完成
:
当杆数低于封顶杆数时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实际杆数。
当杆数等于或高于封顶杆数时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为没有成绩,或者等于或高于封顶杆数的任何杆数。
如果没有击球进洞即完成一洞的比赛
。如果球员没有按照规则击球
进洞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为没有成绩,或者任何等于或高于封顶杆数的杆数。
当
记分卡
上显示球员任何一洞没有成绩,或者记录的成绩高于封顶杆数时,
委员会
负责将该成绩调整为封顶杆数。在差点比赛中,委员会负责运用差点杆数。
21.2c
封顶赛的处罚
所有
比杆赛
的处罚同样适用于
封顶赛
。
但是
,违反以下五条规则之一后,球员不会被取消资格,
而代之以
封顶杆数
计算其在违规所在洞的成绩:
未按
规则3.3c
击球
进洞
;
开始一洞比赛时,在
发球区
以外击球且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6.1b(2)
);
打
错球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6.3c
);
在
错误的地方
击球并构成
严重违规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14.7b
);
用错误的顺序
击球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22.3
)。
如果球员违反了其他处罚为取消资格的规则,他要被
取消资格
。
施加任何罚杆之后,球员在一洞的成绩不可高于
委员会
设定的封顶杆数。
21.2d
封顶赛中规则11.2的例外
规则11.2
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如果球员的运动中球需要
进洞
,其在该洞的杆数才会低于封顶杆数,而任何人在该球已经基本不可能
进洞
时故意变向或停止了这个球,这个人不受处罚,球员在该洞的成绩按照封顶杆数计算。
21.2e
封顶赛中一轮比赛结束的时间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后,球员的一
轮
比赛结束:
球员在其最后一洞击球
进洞
(包括按照
规则6.1
或
14.7b
等纠正错误);
球员选择不在最后一洞击球
进洞
,或其在该洞的杆数已达封顶杆数。
21.3
标准杆/波基比赛
21.3a
标准杆/波基比赛概述
标准杆/波基比赛
是以
比洞赛
方式记录成绩的
比杆赛
:
球员或一
方
完成一洞的杆数少于或多于
委员会
为这个洞设定的固定目标杆数时,其在该洞获胜或失利。
球员或一
方
获胜洞数和失利洞数之差(即获胜洞数之和减去失利洞数之和)最高者赢得比赛。
按照本规则进行调整后,规则1-20中关于
比杆赛
的规则亦适用于标准杆/波基比赛。
规则21.3
的制定是为了用于:
无差点比赛,但也可以调整后用于差点比赛;
个人赛,但按照
规则22
(
四人两球赛
)和
规则23
(
四球赛
)进行调整后,也可以用于涉及
伙伴
的比赛。按照
规则24
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团体赛。
21.3b
标准杆/波基比赛的记分
(1)
一洞获胜或失利的方式
: 按
比洞赛
的方式记录成绩,通过比较球员的杆数(包括
击球
次数和罚杆)和
委员会
设定的固定目标杆数(通常是标准杆或波基)来决定其在该洞是获胜还是失利,方式如下:
如果球员的杆数低于目标杆数,他在这个洞获胜。
如果球员的杆数等于目标杆数,他在这个洞打平。
如果球员的杆数高于目标杆数,或者没有提交这个洞的成绩,他在这个洞失利。
不论何种原因,没有按照规则击球
进洞
的球员都在该洞失利。
为帮助加快打球速度,规则提倡球员在其杆数高于目标杆数时,停止这个洞的比赛(因为他已经在这个洞失利)。
当球员已击球
进洞
,选择不击球进洞,或其杆数已高于设定的目标杆数时,该洞比赛即已完成。
(2)
各洞的成绩记录
。为了符合
规则3.3b
在
记分卡
上记录各洞成绩的规定:
如果一洞以击球进洞的方式完成
:
当成绩为该洞获胜或打平时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实际杆数。
当成绩为该洞失利时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为没有成绩,或者任何成绩为失利的杆数。
如果没有击球进洞即完成一洞的比赛
。如果球员没有按照规则击球
进洞
,
记分卡
上必须显示为没有记录成绩,或者任何成绩为失利的杆数。
委员会
负责判定球员在各洞的成绩是获胜、失利还是打平。在差点比赛中,委员会负责在判定各洞的结果之前,对各洞记录的成绩运用差点杆数。
例外 - 不影响一洞结果时不予处罚。
在球员提交的
记分卡
上,如果某洞的成绩低于实际杆数,但并不影响该洞获胜、失利或打平的结果,则不按照
规则3.3b
对其实施处罚。
参见委员会的工作程序,
第5A(5)部分
(竞赛规程可以提倡但不要求球员在
记分卡
上记录各洞的结果)。
21.3c
标准杆/波基比赛的处罚
所有
比杆赛
的处罚同样适用于
标准杆/波基比赛
,
但是
,违反以下五条规则之一后,球员仅在
该洞失利
,
而非被取消资格:
未按
规则3.3c
击球
进洞
;
开始一洞比赛时,在
发球区
以外击球且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6.1b(2)
);
打
错球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6.3c
);
在
错误的地方
击球并构成
严重违规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14.7b
);
用错误的顺序
击球
后,没有纠正错误(参见
规则22.3
)。
如果球员违反了其他处罚为取消资格的规则,他要被
取消资格
。
施加任何罚杆后,球员的最差成绩为该洞失利。
21.3d
标准杆/波基比赛中规则11.2的例外
规则11.2
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如果球员的运动中球需要
进洞
才会在该洞打平,而任何人在该球已经基本不可能
进洞
时故意变向或停止了这个球,这个人不受处罚,球员在该洞失利。
21.3e
标准杆/波基比赛中一轮比赛结束的时间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后,球员的一
轮
比赛结束:
球员在其最后一洞击球
进洞
(包括按照
规则6.1
或
14.7b
等纠正错误);
球员选择不在最后一洞击球
进洞
,或已在该洞失利。
21.4
三球比洞赛
21.4a
三球比洞赛概述
三球
比洞赛
是一种
比洞赛
的赛制,在此赛制中:
三名球员中的每一名都同时与其他两名球员打一场单独的比洞赛,而且
每个球员在其两场比洞赛中只打一个球。
规则1-20中关于比洞赛的规则亦适用于所有这三场独立的
比洞赛
,
但
两种情况下,在一场比洞赛中运用规则可能会与另一场比赛中运用该规则发生冲突,此时以下特别规则适用。
21.4b
不按顺序打球
如果球员在任何一场比洞赛中不按顺序打球,本应先打球的那名
对手
可以按照
规则6.4a(2)
取消这次
击球
。
如果球员在两场比洞赛中都没有按照顺序打球,每名
对手
均可以选择是否取消自己与该球员进行的比赛中的这一次
击球
。
如果球员的
击球
只在其中一场比洞赛中被取消,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他必须在另一场比洞赛中继续使用初始球。
这意味着他必须在两场比洞赛中使用不同的球完成这个洞。
21.4c
一名对手拿起或移动了球或球标
如果一名
对手
拿起了球员的球或
球标
,或导致了这个球或
球标
移动,因而按照
规则9.5b
或
9.7b
被
罚一杆
,该处罚只施加于这名对手与球员之间的比洞赛。
在与另一名球员的比洞赛中,这名
对手
不会受罚。
21.5
其他赛制
虽然只在
规则3
、
21
、
22
和
23
中特别阐述了几种赛制,但其实高尔夫球还有其他很多种赛制,如最佳球位赛和果岭两球赛等。
为了对上述赛制,以及其他赛制进行管理,可以对规则进行适度调整。
参见委员会的工作程序,
第9部分
(为其他常见赛制调整规则的推荐方法)。
探索更多
规则 1
高尔夫球运动、球员的行为和规则
目的: 规则1向球员介绍了高尔夫球运动的以下几条重要原则: 在球场的现有状况打球和在球的现有位置打球。 遵照规则打球,尊重这项运动的精神。 如果你违反了某条规则,你有责任对自己实施处罚,使自己在与比洞赛的对手或比杆赛其他球员的比赛中不会因此获得任何潜在利益。 ...
阅读更多
规则 2
球场
目的:规则2介绍了一些关于球场的基本概念,每一位球员对此都应了解: 球场被划分为五种球场区域; 球场里有几种被规则定义的物体和状况,它们可能对打球造成妨碍。 了解球所在的球场区域,以及任何妨碍打球的物体和状况的属性十分重要,因为它们经常会影响到球员打球或补救的选择。...
阅读更多
规则 3
高尔夫球比赛
目的:规则3阐述了所有高尔夫球比赛的三个核心要素,即: 比洞赛和比杆赛; 个人参赛和与其他伙伴结成一方参赛; 用总杆(不计算差点杆数)计算成绩和用净杆(计算差点杆数)计算成绩。 ...
阅读更多
规则 4
球员的装备
目的:规则4阐述了球员在一轮比赛中可以使用的装备。高尔夫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运动,成功应当取决于球员的判断、技术和能力——这是本项运动的原则,为此: 球员必须使用合规的球杆和球, 球员所使用的球杆数量被限定在14支(含)以内,并且 规则对球员使用对其比赛提供人工协助的其他装备也做了限制。...
阅读更多
规则 5
一轮比赛
目的:规则5阐述了一轮比赛进行的方式,例如在一轮比赛之前或之中球员可以在球场内练习的时间和地点,一轮比赛何时开始和结束,中止或恢复比赛时需要做什么等。球员应当: 准时开始各轮比赛; 在各洞比赛期间连续、快速打球,直至该轮比赛结束。 轮到某位球员打球时,建议他完成该次击球的时间不超过40秒...
阅读更多
规则 6
一洞比赛
目的:规则6阐述了一洞比赛的进行方式,如从发球区开球以开始一洞比赛的特别规则、整个一洞比赛中使用同一个球的规定(允许替换球的场合除外)、打球的顺序(这一点在比洞赛中较比杆赛中更为重要),以及完成一洞比赛的方式等。...
阅读更多
规则 7
寻找球:找到和辨认球
目的:规则7允许球员在每一杆击球后用合理的行为适度寻找自己的比赛中球。 但球员仍须谨慎,因为其行为如果过分并导致下一杆的击球环境被改善,就将受到处罚。 如果球在球员试图找到或辨认的过程中被意外移动,球员不会受罚,但此后必须把这个球放置回初始地点。 ...
阅读更多
规则 8
在球场的现有状况打球
目的:规则8阐释了高尔夫球运动的一项核心原则 在球场的现有状况下打球。当球员的球静止后,他通常必须接受影响其击球的环境,并且在击球前不得改善这些环境。然而,即便会改善击球环境,球员仍可以采用某些合理的行为,而且,某些情况下,有些环境可以在被改善或破坏后得到修复,从而避免处罚。...
阅读更多
规则 9
在球的现有位置打球;静止中球被拿起或移动
目的:规则9阐释了高尔夫球运动的一项核心原则 在球的现有位置打球。 如果球员的球静止后被风或水等自然力移动,通常球员必须从新的地点打球。 如果静止中球在击球前被任何人或任何外部因素拿起或移动,该球必须被放置回初始地点。 球员位于任何静止中球附近时都应小心谨慎。通常情况下,如果球员导致自...
阅读更多
规则 10
准备击球与击球;助言与帮助;球童
目的:规则10阐释了如何准备及进行击球,包括球员可以从其他人(包括球童)那里获得的助言和其他形式的帮助。其根本原则是,高尔夫球是一项技能类运动,打球者必须独立应对挑战。...
阅读更多
规则 11
运动中球意外撞到人、动物或物体;故意影响运动中球的行为
目的:规则11阐释了当球员的运动中球撞到人、动物、装备或球场上的其他物体时该如何处理。如果这种情况是意外发生的,不会实施处罚。但是,不管利弊如何,球员通常都必须接受其结果,此后要在球静止的地点继续打球。此外,规则11还限制球员故意采取行动以影响任何运动中球可能静止的地点。...
阅读更多
规则 12
沙坑
目的:规则12是专门阐释沙坑的一条规则。沙坑是一些经过特别整理的区域,其目的是考验球员从沙子里击球的能力。为确保球员能面对这样的挑战,当球位于沙坑内时,规则对球员击球前触碰沙子和可以进行补救的地点设置了一些限制。...
阅读更多
规则 13
推杆果岭
目的:规则13是专门阐释推杆果岭的一条规则。推杆果岭经过了特别整理,可以沿着地面击球,而且每一个推杆果岭上都有为该球洞设立的旗杆。所以,推杆果岭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球场区域的特别规则。...
阅读更多
规则 14
球的处理程序:标记、拿起和擦拭球;放置球回原位;在补救区内抛球;从错误的地方打球
目的:规则14阐述了球员标记静止中球所在的位置、拿起和擦拭该球的条件与方式,以及为了从正确的地方打球应如何将球投入回比赛状态。 把一个被拿起或移动的球放置回原位时,必须把同一个球放到其初始地点。 进行免罚补救或罚杆补救时,必须把一个替换球或初始球抛在特定的补救区内。 打球之前,球员可以免...
阅读更多
规则 15
散置障碍物和可移动妨碍物(包括有助于或妨碍打球的球或球标)的补救
目的:规则15阐述了球员从散置障碍物和可移动妨碍物进行免罚补救的条件及方式。 这些可以移动的自然和人工物体并非球场挑战性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它们对打球构成妨碍时,规则通常允许球员移走这些物体。 但是,在推杆果岭以外的地方,球员移动自己的球附近的散置障碍物时需要小心——如果因此导致球移动的话,...
阅读更多
规则 16
异常球场状况(含不可移动妨碍物)、危险动物情景及陷入地面之球的补救
目的:规则16阐述了遇到异常球场状况、危险动物情景的妨碍时,球员可以在另一个地方打球进行补救的条件和方式。 由于这些状况不被视作球场挑战性的组成部分,因此球员通常都可以获得免罚补救,但球位于罚杆区内时除外。 一般情况下,球员补救的方式是根据最近完整补救点的位置将球抛在一个补救区内。 本规...
阅读更多
规则 17
罚杆区
目的:规则17是专门针对罚杆区的一条特别规则。罚杆区是指水域或委员会标定的其他区域,球在其中经常遗失或不可打。球员接受一杆罚杆后,可以使用特定补救选项从罚杆区外打一个球。...
阅读更多
规则 18
一杆加距离补救;球遗失或出界;暂定球
目的:规则18阐述了按照一杆加距离的处罚程序进行补救的情况。当球在罚杆区外遗失或者出界时,从发球区到球洞的规定打球过程被中断,球员必须从上一杆打球的地方再次打球以恢复这个过程。 本规则还阐述了当比赛中球可能出界或在罚杆区外遗失时,球员为节省时间而打一个暂定球的方式和条件。...
阅读更多
规则 19
不可打之球
目的:规则19阐述了球员面对不可打之球可以选择的若干补救方式。这条规则允许球员在球场内的任何地方(罚杆区除外)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脱离困境,但通常要接受一杆罚杆。...
阅读更多
规则 20
解决一轮比赛中的规则问题;裁判员和委员会的裁决
目的:规则20阐述了球员在一轮比赛中遇到规则问题时应如何处理,包括保障球员稍后获取裁决的权益而应遵循的程序(该程序在比洞赛和比杆赛中有所差异)。 本规则还阐述了裁判员的角色——他们得到授权后可以决定事实问题并执行规则。所有球员都必须遵守裁判员或委员会的裁决。...
阅读更多
规则 22
四人二球赛(也称作轮换击球赛)
目的:规则22阐述了四人二球赛,它既可用于比洞赛,也可用于比杆赛。在此赛制中,两名伙伴组成一方轮换击打一个球。除了规定伙伴之间在各发球区轮换开球,以及此后轮换击球直至完成各洞的比赛之外,这个赛制的规则基本上和个人赛的规则一致。...
阅读更多
规则 23
四球赛
目的:规则23阐述了四球赛,它既可用于比洞赛,也可用于比杆赛。在此赛制中,伙伴们组成一方参赛,各人打自己的球。一个球洞中,以伙伴中杆数较少的那个人的成绩作为这一方在这个洞的成绩。...
阅读更多
规则 24
团体赛
目的:规则24对团体赛进行了阐述,它既可以是比洞赛,也可以是比杆赛。在团体赛中,多名球员或多方组成一支队伍参赛,他们在各轮或各场比赛的结果综合起来形成团体的总成绩。...
阅读更多
规则 25
对残疾球员规则的修改
目的:规则25对《高尔夫球规则》的某些条款进行了修改,从而使身患某些残疾的球员可以与身体健全的球员、同类或不同类的残疾球员在一起公平竞赛。...
阅读更多